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八閩大地綠動澎湃

2024-5-11 10:08| 发布者: admin| 查看: 1005| 评论: 0

摘要: ▲圖為位於福建省寧德市轄福鼎市太姥山鎮的寧德核電基地。寧德核電/供圖  開欄語  能源產業是國家基礎性、戰略性、全局性產業,為社會經濟發展提供不竭動力。習近平總書記始終高度重視能源領域高質量發展與高水 ...
 ▲圖為位於福建省寧德市轄福鼎市太姥山鎮的寧德核電基地。寧德核電/供圖

▲圖為位於福建省寧德市轄福鼎市太姥山鎮的寧德核電基地。寧德核電/供圖

  開欄語

  能源產業是國家基礎性、戰略性、全局性產業,為社會經濟發展提供不竭動力。習近平總書記始終高度重視能源領域高質量發展與高水平安全,作出要積極穩妥推進碳達峰碳中和、深入推進能源革命、加快規劃建設新型能源體系、確保能源安全、積極參與應對氣候變化全球治理等一系列重要部署,為新時代中國能源事業發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今年是習近平總書記提出“四個革命、一個合作”能源安全新戰略10周年,在這一重要節點,《中國能源報》特別策劃推出“總書記的能源足跡”專欄。我們的編輯記者將沿著習近平總書記的足跡,走進因能源變革勃發生機的城市和鄉村,走進牢記總書記囑托攻堅克難的能源項目,走進“端牢能源飯碗”的能源企業,走進總書記看過、關心過的工廠車間,記錄、挖掘、講述發生在中華大地上的能源發展好故事,標記中國式現代化偉大實踐和中華民族現代文明的能源注腳。本期推出首篇文章,發現福建能源發展新意,觸摸八閩大地澎湃綠動。

  要把碳達峰、碳中和納入生態省建設布局,科學制定時間表、路線圖,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

  保護好傳統街區,保護好古建筑,保護好文物,就是保存了城市的歷史和文脈。對待古建筑、老宅子、老城區要有珍愛之心、尊崇之心。

  申遺是為了更好地保護利用,要總結成功經驗,借鑒國際理念,健全長效機制,把老祖宗留下的文化遺產精心守護好,讓歷史文脈更好地傳承下去。

  擁有自主創新能力,是企業在市場競爭中贏得主動的關鍵。要增創發展優勢,必須加快推進自主創新步伐,引導創新要素向企業集中、向產業聚集,推動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

  ——習近平

  1985年6月到2002年10月,習近平同志在福建工作17年多時間,先后在廈門市、寧德地區、福州市和福建省委、省政府各個重要崗位上擔任領導職務,創造了彌足珍貴的思想財富、精神財富和實踐成果,福建成為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孕育地和實踐地。

  山山水水寄深情。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親臨福建考察,作出一系列重要講話重要指示批示,親自擘畫建設“機制活、產業優、百姓富、生態美”的新福建宏偉藍圖。

  閩山閩水物華新。如今的福建,不僅是經濟強省、生態強省,也是引領綠色轉型的清潔能源大省,清潔能源產業成為福建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強勁引擎、守護好綠水青山的堅強后盾。

  閩江之濱,福山郊野公園內,彩虹步道蜿蜒山間,福州百姓漫步休閑,享受生態文明建設帶來的綠色福祉。

  筼筜湖畔,草木葳蕤,白鷺翩飛,一湖碧水講述廈門人民呵護鷺島、踐行生態優先的擔當。

  桐城福鼎,漫山遍野白茶飄香,海邊漁村煥新蛻變,繪就寧德群眾依山靠海謀發展的砥礪畫卷。

  …………

  循著習近平總書記的足跡,《中國能源報》記者登海島,入古巷,進港口,上山巔,深入電站,探訪鄉村,真切感受能源人守護萬家燈火和文化遺產的初心、走入基層助力鄉村振興的信心、立足保供加快能源轉型的決心。

  那山、那水、那人,唯有走近,方能傾聽感念和心聲﹔那景、那事、那情,唯有記錄,方能觸摸時代的變遷和脈動。

  “電”亮生態強省——

  “清潔能源裝機佔比達63%,這是福建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重大優勢。”

  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生態文明建設,在福建工作期間就曾推動了長汀水土流失治理、木蘭溪防洪工程等重大生態保護工程,並於2000年推動福建率先在全國探索生態省建設。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對福建生態文明建設作出重要指示。2021年3月赴閩考察時,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把碳達峰、碳中和納入生態省建設布局,科學制定時間表、路線圖,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

  作為全國首個生態文明試驗區,福建交出亮眼“答卷”——

  2023年,福建全省設區城市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例為98.5%,全省主要流域優良水質比例達99%,近岸海域優良水質比例達88.7%,主要污染物排放強度為全國平均水平的60%,森林覆蓋率達65.12%,連續45年居全國首位……

  這份“答卷”背后,是清潔能源跨越式的發展——

  截至2023年底,福建省發電裝機首次突破8000萬千瓦,其中清潔能源裝機佔比達63%﹔2023年,電能佔終端能源消費比重提升至35.4%,全省供電可靠率達99.9682%。

  “清潔能源裝機佔比達63%,這是福建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重大優勢,福建將盡快實現全省的制造業企業100%使用清潔和綠色電力。”在國務院新聞辦日前舉行的“推動高質量發展”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上,福建省委副書記、省長趙龍介紹。

  平潭外海,海風正勁。一座座白色“大風車”御風舞動,其中的16兆瓦超大容量海上風機在滿發風速下,每轉動一圈可發電34.2千瓦時,單台機組每年可輸出超過6600萬千瓦時清潔電能,可滿足3.6萬戶三口之家一年的正常用電,相當於減少燃煤消耗2.2萬噸,減排二氧化碳5.4萬噸。

  晴川灣畔,天空海闊。國家重點工程——寧德核電站一期工程四台機組矗立海濱,每年發電300多億千瓦時,相當於植樹造林7.3萬公頃。電站內保留著的200多畝生態茶園錯落疊翠,一芽一葉的“白牡丹”正待採摘。

  閩侯山頂,鐵塔林立。清潔電能從福建省首個特高壓變電站——1000千伏榕城變電站“出發”,沿著國家重點電力工程——福州—廈門特高壓這條“電力高速公路”,送至廈門,點亮鷺島。

  風電、核電、特高壓項目的建設,為福建增添了更綠的底色,而清潔綠電的使用,讓福建更加清新。

  “抬頭仰望是清新的藍,環顧四周是怡人的綠”“今天的廈門也是一座高顏值的生態花園之城,人與自然和諧共生”。2017年9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廈門出席金磚國家工商論壇期間,這樣盛贊廈門。

  雨后的鼓浪嶼,空氣格外清新。福建省首棟“光儲直柔一體化”用電建筑——大德記開關站掩映在綠樹叢中。白天陽光充足時,開關站20多平方米的薄膜光伏牆自發自用,余電自動儲存,夜間通過儲能系統再對建筑供電。

  “大德記開關站目前是一個直流供電微網示范項目,相當於一個小型發配電系統,可以獨立於大電網運作。”國網廈門供電公司鼓浪嶼供電所所長方穎穎告訴《中國能源報》記者,“項目每年可以減排二氧化碳近20噸,我們希望通過項目試點,助力鼓浪嶼實現零碳排放。”

  置身全國首個零排放、全自動碼頭——廈門海滄區遠海集裝箱碼頭,智能化橋吊、龍門吊等大型裝卸設備林立,無人駕駛集卡有序穿梭。“看那個泊位,那艘集裝箱貨輪船體中延伸出的高壓電纜,已經接進岸上的岸電接電箱了,岸電取代了船上的燃油發電,正對貨輪供電。” 廈門遠海集裝箱碼頭有限公司工程技術部總經理曾建維指著碼頭14號泊位上的貨輪,向《中國能源報》記者介紹港口岸電的“奧秘”。

  “這是福建省首個集裝箱船舶高壓岸電項目,2016年就正式投運了。” 曾建維說,“我們與電網企業合作建設了6套船舶岸電裝置,2023年為各類型靠港船舶提供電力供應達86.02萬千瓦時,預計2024年集裝箱船舶高壓連船艘次、供電量、供電時長將同比增加1倍以上,進一步降低綜合碳排放量。”

  守護文化遺產——

  “我們不僅保護小文物,更守護大文物,努力讓文化瑰寶更加熠熠生輝。”

  灰瓦白牆,青石板路,別有韻致。

  走進三坊七巷,看到“半部中國近代史”。這裡,是福州傳統文化的根源,被稱為“裡坊制度活化石”。整個街區現存古民居約270座,其中159處被列入保護建筑,以名人故居等9處典型建筑為代表的古建筑群,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991年3月10日,時任福州市委書記習近平在三坊七巷召開福州市委市政府文物工作現場辦公會,推動制定福州歷史文化名城保護管理條例和保護規劃。三坊七巷在城市開發熱潮中被“拆”的命運由此改變。

  2021年3月24日,習近平總書記在福建考察期間到訪三坊七巷,他深情地說:“保護好傳統街區,保護好古建筑,保護好文物,就是保存了城市的歷史和文脈。對待古建筑、老宅子、老城區要有珍愛之心、尊崇之心。”

  歷史和文化是城市的獨特記憶和血脈,電力是城市發展的引擎和生命線。一根電線、一張電網,帶來一盞燈的溫暖、一座城的光華。一座城市的生命力,離不開歷史和文化的保護傳承,也離不開綠色低碳的可持續發展。文化遺產高水平保護與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深度融合,是城市煥新發展的新命題。

  作為具有悠久歷史和深厚文化底蘊的福州文化名片,三坊七巷如何保持生機?如何為有福之州注入更多文化活力?電力賦能給出一份“答案”。

  2007年,三坊七巷告別“蜘蛛網”,正式啟動電網修復工程。修復期間,國網福州供電公司對接相關修復單位,從優化網架結構、滿足負荷需求、提升供電可靠性等方面配合修復,同時將巷坊內原先採用的煤、氣、油設備全部替換為電氣化設備,全面改善了巷坊生活環境,提升了居住品質。

  國網福建電力“雙滿意”(福州黃頌)共產黨員服務隊隊長黃頌扎根坊巷已有30年,親歷了三坊七巷文化遺產保護的點點滴滴。他和同事們走巷串坊,用源源不斷的清潔電能守護古建筑群,保障每座故居、每個院落、每家店鋪用能無虞,安全無憂。

  “這兩塊石磚下就有鋪設的電纜”“這處地下電纜和燃氣管道保持了安全距離”“整個坊巷內有24台變壓器”……黃頌或蹲下身指明電纜位置,或打開手機相冊展示電纜鋪設情況,或介紹變壓器的位置,“30年了,這裡的一磚一瓦、供電站房、電線電纜,我閉著眼都能找到。”

  黃頌告訴《中國能源報》記者,三坊七巷街區建成全長15千米全電纜線路的高標准“雙環雙T”10千伏供電網絡,現有24台變壓器都有四路10千伏高壓進線電源。“當發生供電網絡故障擾動時,具備秒級供電電源切換能力,極大提升三坊七巷范圍內的供電可靠性。”

  電力與文化的故事,同樣在“萬國建筑博物館”鼓浪嶼演繹。

  早在福建工作期間,習近平同志就傾力推動鼓浪嶼文化遺產保護工作。2017年鼓浪嶼申遺成功后,習近平總書記作出重要指示:“申遺是為了更好地保護利用,要總結成功經驗,借鑒國際理念,健全長效機制,把老祖宗留下的文化遺產精心守護好,讓歷史文脈更好地傳承下去。”

  作為福建省首個成功創建近零碳排放景區的世界文化遺產,如今的鼓浪嶼,能源綠色化、用能電氣化、繪制電碳地圖等綠色低碳實踐不斷融入文化保護,讓“國家瑰寶”煥發出勃勃生機。

  而遍布島上的諸多“小細節”,折射出供電人呵護鼓浪嶼“容顏”的點滴匠心——電表箱、變壓器箱體彩繪綠植、石塊和花朵,與周圍環境融為一體﹔木質柵欄和清新綠竹環繞四周,巧妙遮掩供電設施﹔街邊裸露的電表線路,統一收納進小巧木箱……

  “100多年前,鼓浪嶼就亮起了廈門第一盞電燈,隨著時光流逝,有的老建筑電器老化殘破,有的需要增加容量,有的電表雜亂。”國網廈門供電公司鼓浪嶼供電所副所長孫世陽在鼓浪嶼“修文物”已有13年 ,“當老古董在我手中復活,仿佛穿越了時光,創造了奇跡。我們不僅保護小文物,更守護大文物,努力讓文化瑰寶更加熠熠生輝。”

  賦能鄉村振興——

  “寧德核電項目是助力柏洋村跨越發展的一個重要因素。”

  地處福建省東北部的寧德,是習近平總書記 “魂牽夢繞的地方”。

  在寧德工作期間,習近平同志倡導並踐行“四下基層”,精准施策、精准發力,總結出“閩東精神”,給閩東人民留下了寶貴財富。

  位於寧德市轄福鼎市太姥山鎮的寧德核電站是福建省首個開工及投產的核電站,首台機組2008年開建,一期工程四台機組2016年全面投產,二期工程兩台機組於2023年7月獲國家核准。

  2010年9月5日,時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書記處書記、國家副主席習近平視察寧德核電項目,對該項目核心技術國產化率超過80%給予充分肯定。他指出,擁有自主創新能力,是企業在市場競爭中贏得主動的關鍵。要增創發展優勢,必須加快推進自主創新步伐,引導創新要素向企業集中、向產業聚集,推動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

  “寧德核電全體建設者牢記囑托,以1年投產1台、4台機組安全高端穩定運行、累計上網電量突破2746億千瓦時、累計繳納各類稅收超105億元的建設運營業績,交出了一份沉甸甸的成績單。”福建寧德核電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總經理田輝宇告訴《中國能源報》記者,“一期工程投產后,年營收約佔福鼎市當年國內生產總值的1/4,助推地方綜合實力不斷提升。”

  不止於此。作為國家和福建省重大工程,寧德核電站的建設也為鄉村振興注入了強大動能。

  走進福鼎市硤門畬族鄉柏洋村,一幢幢白色三層小樓整齊排列在村道兩旁,仿古水榭樓台坐落其間……緊抓寧德核電項目落地等重大機遇,柏洋村成為閩東首個村財破千萬的全國小康建設明星村、全國鄉村治理示范村。

  “寧德核電項目是助力柏洋村跨越發展的一個重要因素。”柏洋村原黨支部書記王周齊告訴《中國能源報》記者,柏洋村主動做好寧德核電配套生活服務工作,合資興建承包商營地,從2015年起每年為村財政增加500多萬元收入。

  而在與寧德核電基地隔海相望的漁井村,福建寧德核電有限公司派駐漁井村第一書記王雪鬆正帶領村民念好“旅游經”,讓昔日小漁村變身省級“金牌旅游村”。道路硬化了,基礎設施完善了,村容更美了,民宿、旅游等第三產業發展蒸蒸日上,游客越來越多,村民的錢袋子越來越鼓……

  位於廈門市西北部同安區蓮花鎮的軍營村,曾是廈門海拔最高、最偏遠的村庄之一。習近平同志在福建工作期間,曾兩次遠上軍營村,提出了“山上戴帽,山下開發”“既要種茶種果,也別忘了森林綠化”等發展思路。30多年來,軍營村牢記囑托,山下種樹種果,山上植樹造林,華麗變身為廈門乃至福建省、全國鄉村振興的鮮活樣板。

  鄉村振興,電力先行。得益於持續的電網升級改造和充電基礎設施建設,軍營村開啟了綠色智慧用電的新生活。

  2019年實現雙回路供電后,軍營村的供電可靠性大幅提升。國網廈門供電公司聚焦軍營村高山旅游的用電特點,在村裡建設了分布式儲能設施,投放了適配民宿經營要求的充電樁,為自駕新能源汽車的游客配好樁,充好電。

  如今,煥然一新的軍營村引得游客紛至沓來,人們在村子東南部的金山山頂上觀日出賞星月,露營娛樂,欣賞高山茶田和山間美景。村裡的充電站不僅留住了游客,更為鄉村振興增加了底氣。

  綠色的故事、守護的故事、致富的故事、蛻變的故事,穿越時空,跨越山海,交織出一幅幅久久為功、踔厲奮發的動人圖景,在八閩大地上奏響一曲曲新時代的“山海交響”。

  文丨本報記者 朱學蕊

  出品 | 中國能源報(ID:cnenergy)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分类

厦门军营村初心红培训

军营村会议服务平台

军营村培训对接平台

www.junyingcun.cn

厦门市同安区莲花镇军营村初心红会议服务,主要从事军营村培训、开会接待服务。

全国旅游投诉举报热线:12345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12377

本站内容如未声明原创,则为转载内容,转载只为传播使用,不作其他用途,如侵权请联系,我们将及时处理。

Junyingcun Chuxinhong Peixun Copyright © www.junyingcu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军营村会议培训联系方式

电话:19896688859

微信:xmgaofu

地址:莲花镇军营村

厦门军营村初心红会议培训联系方式电话:19896688859,微信同号。军营村初心红会议培训主要从事公司、单位、机构、团队来军营村的会议服务与军营村培训服务,将在军营村所需要的会议室(教室)、用餐、住宿、上课等需求全部安排好,也支持定制军营村会议服务或军营村培训方案。
闽ICP备2020022343号
返回顶部